500强企业都具备哪些特点
500强企业都具备以下特点:高效的管理层和董事会,在蓬勃发展的企业中,其高管一般都担负着以下三个方面的责任。
1.经营企业,包括监督和关注公司产品及客户关系。
2.治理企业,包括设定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章。
3.引领企业,包括制定和宣传企业经营的目标、企业的价值观以及各项事务的重要次序。
从CEO到中层管理者,每个人都对企业经营负有责任,包括研发新产品、预测消费者需求、有效定价以及按期交付产品。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CEO们可能无暇关注每日公司运营的细节,但他/她会花大量时间来关注公司的核心业务。他们会并行处理来自公司内多个部门的重要待办事项,并且会迅速把精力集中到那些智力水平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上。他们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雇员和客户接触,以便可以时刻掌握公司业务的脉动。
治理企业
治理企业涉及一些需要遵从的条条框框,比如遵从《萨班法案》进的返|MAEH行财务处理和制定企业规章制度,与美国证监会签署若干文件,会见政府机构的有关人员,向股东定期披露公司年报,遵从公司各经营机构所在国家的法律,以及关注劳资关系。股东和政府官员参与的大部分会议,CEO们都得参加,而且他们还要对会议讨论的主题有全面的了解。
公司董事会负责推选CEO并推进公司既定战略的实施,这个团队要确保公司的每一项管理决策都是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在董事会内部,设有一个做出各项具体决策的委员会。董事会负责制定的政策涉及公司治理结构、财务、战略、利润分配和人力资源。正如彼得·尼古拉斯所说,董事会主席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位董事都充满活力、发挥作用、有智慧、乐于奉献、善于协商、配合默契、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并且可以为董事会带来先进的实战经验和洞见”。
在有些企业,尤其是那些还在由其创始人经营的企业,CEO往往与董事长是同一个人。而在其他企业中,董事会往往会设有非执行董事席位,由一位不在公司内任职的人来担任董事。非执行董事会参与董事会的各类会议,并为CEO提供支持。在董事长和CEO由一人兼任的公司里,董事会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会使得一些敏感的决策,比如高管薪酬待遇问题,制定得更加客观、独立,免受来自公司管理层的影响。
引领企业
CEO的第三项工作就是引领企业不断前进。克里斯·高尔文和他的父亲罗伯特·高尔文以及他的祖父保罗·高尔文,都曾担任摩托罗拉公司的CEO,他曾将领导力的本质概括为““把人们带往另一个地方”,一个离开了你,他们就无法到达的地方”。对于这些人来说,“领导力的本质就是主动地推动和造就不同凡响的变革”。
具体来说,就是他们认为,领导力将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让公司拥有明确的道德准则、创造和创新精神,以及对于流程细节的全心关注。此外,CEO还要拟定一些宣传口号,以便在与员工和客户沟通时,可以清晴地表述自己的个性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被得,尼古拉斯对此解释道:“这也就是说,你要投入大量时间来调动整个组织的积极性,让账个组织都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做这些事情的意义何在。”CEO还是公司的急先锋,“你就是公司的拉拉队长。”尼古拉斯补充道。
不断成长的业务规模
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远不止上述三项,如何让企业不断扩张和成长也是压在管理者心头的一件大事。投资者期望公司的收益会持续上升,年复一年地不断增加。所以,即使是美国最大的公司,也要保证每年都有稳定的增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内生式增长(开发新产品、赢得新的客户群或进入新的市场区域)和并购。500强企业中,有许多都是在最近几十年里,通过野心勃勃的并购战略才开始加速发展起来的:收购那些与自己的产品存在互补性的小公司。
搜寻目标、分析研究、融资以及合并新公司,将消耗掉高管们大量的精力。虽然有时候他们的工作与那些私募基金的操盘手很像,但两者在对外投资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异。职业的投资机构,比如私募股权基金,不要求自己的收购对象之间有什么发展战略上的契合或互补。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笔交易中最终的部分就是退出路径的设计:这家企业是否会有其他机构接盘,或者是否可以公开上市。而500强企业关注的是收购对象的成长性,彼得·尼古拉斯解释道,他们是“战略投资者”,期望的是获得“超出企业账面资产的价值,那种在整个收购和经营过程中持续不变的价值”。
尼古拉斯作为CEO的一个核心战略就是通过兼并收购其他公司,来扩大波士顿科学公司的规模。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他期望的是能产生“技术、客户、组织结构和市场区域上的协同效应,以此为杠杆,使整个公司都能在并购中获得整合优势,而不仅仅只是财务上的收益。”他解释道,“假如你在一家像我们这样的公司,而且你深知公司核心的使命、价值观和战略,
结语
每一个你考察过的并购对象都应该符合这些设定的标准,除非你想违背公司的原则。”如果无法做到这种协同效应,那么并购的财务收益很可能抵不上并购的成本花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