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正在掀起一场“绿色”风暴,急需唤醒企业力量

青岛正在掀起一场“绿色”风暴,急需唤醒企业力量

据报道,《2021年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竞争力》评估结果发布,青岛排名全国第六,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还有杭州。

与以往不同,这次评选的标准明显变化:围绕“双碳”和“高质量”两个新热点,突出“城市治理”和“低碳发展”两个新模式。

由此可见,生态与低碳的渗透,以及各方的重视程度。

作为今年获批的全国首个“绿色城市”试点,青岛密集出台了系列举措,正在完善“双碳”战略的顶层设计,希望做好这篇大文章。刚刚发布的《青岛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争做碳中和先锋城市”等具体目标。此外,青岛“十四五”规划提到,深化低碳城市试点,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具体措施上,也有比如比较大的突破。比如,推动将碳排放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针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重点行业的“新改扩”项目环评,拟增加“碳评”内容。

其实,这也是倒逼青岛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未来40年,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哪座城市率先突围,就会抓牢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青岛正在掀起一场“绿色”风暴。

12月14日,《青岛市“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发布。

规划提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手段,促进建筑领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争做碳中和先锋城市,为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做出积极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节能标准,规划中提出了几个“约束性”指标,引人关注的包括以下两个: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现行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为100%;

执行新建居住建筑75%+、公共建筑72%+节能标准。

约束性指标,相当于“硬杠杠”。青岛正在从“源头”发力,让建筑更低碳、绿色。

为加快探索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转变城市建设“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方式,今年5月17日,青岛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实施意见》,构建“绿色城市”发展的路线图。

月初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也传递出了明显的信号,这个“指导意见”由6个部门联手发布,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

指导意见提出:“加大对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及老旧城区改造等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区域建设。”

意思很明确,对于符合“双碳”战略的项目,融资、贷款或许容易许多。

“双碳”战略,企业是“主力军”,是重要的落脚点。只有企业主动行动,绿色发展才能顺利推进。

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开始展现责任与担当。

“中国金茂碳中和大会暨东方伊甸园可持续发展论坛”于12月17日举办,这是青岛首个“碳中和”领域云上峰会。

中国金茂是中国中化旗下的城市运营平台企业,连续多年跃居行业内绿色影响力排行榜榜首之位。累计获得绿色建筑类认证或标识共计219个,是首个获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房地产企业。

峰会上,来自北京、青岛等地的众位嘉宾,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实践经验、欧美发达国家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绿色低碳建筑、零碳产业等内容,共同探讨了碳中和愿景下企业如何布局战略转型,占据产业变革制高点;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推动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共谋绿色未来。

中国金茂副总裁、首席技术官田九坡先生在会上分享了中国金茂作为“绿色先行者”在双碳新时代的探索与思考,展现了“一个中心、两个驱动、三个维度、五个场景”的新型碳中和实现通路。东方伊甸园项目总经理王永刚在演讲中阐述了东方伊甸园的建造理念与初衷。该项目原本可以选一片条件更好的土地,但最终选择了一块盐碱地。“我们想在盐碱地上造一片热带雨林。用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再去修复、还原、再造一片自然风光,通过这个生态再造的过程,展示我们应该秉持的一种态度,一种现代文明和生态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友绿网的政府智囊、行业专家、企业领袖,以“碳中和的机遇与挑战”为主要内容,分别就自身所处的双碳技术、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实践等不同行业,探讨企业低碳发展新路径,倡导构建绿色产融生态圈。

这样的活动,无论对企业还是城市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一方面,探索“双碳”的最新路径和前沿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峰会,将普及绿色发展理念。

金茂的绿色理念,已经在青岛落地扎根。多个项目,成为“低碳”样本。

3月3日,中欧科创园与东方伊甸园凭借在建筑可持续性上的突出表现,在BRE英国建筑研究院举办的“BRE中国颁奖典礼暨BREEAM30周年庆典”上双双获奖,东方伊甸园斩获“年度创新项目奖”,中欧科创园将“最受欢迎项目奖”收入囊中。

始创于1990年的BREEAM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估方法,也是国际公认的描述建筑环境性能最权威的国际标准。

这两个项目均位于高新区。而在青岛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红岛经济区是规划打造的5个绿色生态城区之一。

以东方伊甸园为例,统筹了55条减排举措,保持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使用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废弃物最大程度回收利用,并结合水资源充分回收利用,切实践行可持续发展愿景。

根据规划,青岛东方伊甸园将于2023年开业。届时,将成为生态环保、海洋文明、文化娱乐、科学体验、儿童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融于一体的世界级生态文旅目的地。

让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血脉,离不开每一个市民的参与。

为深度助力青岛市绿色城市发展试点工作,金茂青岛与青岛国信集团联合开发了青岛市全民碳普惠APP。

碳普惠以市民低碳权益为核心,通过每日计步、公交乘车码、琴岛通刷卡乘车、NFC交通卡乘车等行为量化市民碳减排贡献,以此获得一定的激励。鼓励和引导市民在生活中践行低碳消费、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等理念,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的自主选择。

截至目前,碳普惠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17万,平均日活峰值达3.5万人次,为青岛人民注入“金茂式”健康生活样本。

虽然相对于一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来说,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是对于一家以城市运营为己任的地产企业而言,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上述企业的行为,反过来给予政府不少启迪:要最大限度激活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主动性,成为“碳中和碳达峰”最积极的践行者。如此,可实现多方共赢。

试想一下,如果100家企业打造类似“碳普惠”的平台,那么参与的人数将会成倍增加。

当然,在前期,政府的扶持政策一定要跟上,比如上文提到的绿色金融举措,能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