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当企业走到尽头,是输血续命还是忍痛割爱?

当企业走到尽头,是输血续命还是忍痛割爱?

据悉,当企业走到尽头,是输血续命还是忍痛割爱?我曾经在《企业争夺战》中讲到过一个案例,有两位股东创建了一家不错的公司,最后双方开展了你死我活的搏斗。最近这个案例接近尾声,两位股东终于意识到股东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这场战争最后必将成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所以最后双方终于停止了战争。

最近两位股东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既然做不了朋友,也不希望成为敌人,所以决定分道扬镳,将公司终止掉,也就是说这家公司不再办下去,公司走到了尽头。你知道吗?当今中国每年大约有几百万的企业设立,同时每年也有几百万的企业走到尽头,解散、倒闭、破产、中止。在这儿,我想有必要再次讲述我的一个观点:投资企业、做老板,脑子中一定要有两个概念——止盈和止损。

所谓止盈就是见好即收。我曾经在课程中讲过一个海康威视的副董事长龚虹嘉的案例。当公司节节攀升,股价蒸蒸日上,龚虹嘉一次一次的套现。我相信有很多人对龚虹嘉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当股价在20块钱时,他套现了50个亿,而股价到了40块钱的时候,他又套现了50个亿。所以有很多老总在跟我探讨这个案例的时候,疑惑地跟我说:“他为什么要在20块钱的时候套现,如果到了40块钱的时候套现,那不就是变成一百个亿了?”可是但凡做过企业做过投资的人都知道,谁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好,谁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高点。

因此龚虹嘉在20块钱的时候套现一部分,在40块钱的时候套现一部分,这就叫做见好即收,保存胜利果实。人的贪婪导致了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意志坚定的见好即收,即止盈。这是所有的企业家应该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投资眼光。同时我们不仅要做到见好即收,还要做到见差即收。我工作中真的不知道见过多少的老总,明明一家企业在我眼里已经根本没有生存下去的必要,我无数次劝说这些老总放弃企业,但是说实在的,我内心深处真的很同情他们。他们告诉我,老师,这个企业是我辛辛苦苦打拼了20年,这个企业在我眼里就如同我的孩子一样,你现在建议我亲手掐死我的孩子,我怎么下得了手?

从感情上来说,我真的能够理解,但是从理智上来说,我会告诉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你这个企业无论是从行业产品市场,还有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都没有存在的必要,该关就关,该解散就解散。但多少老总的犹豫,最后导致了将自己更深一步地拖下深渊。所以当一个企业被判断为病入膏肓,已经没有必要生存下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决地毫不犹豫地及时止损,将企业关闭掉。

你知道一个企业走向终点,有很多种原因,比如说严重违法,比如说这个企业的产品已经没有了市场,比如说企业严重亏损,还有比如说这个企业营业期限已经到期等原因,都可以让企业继续进行下去。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企业走到了尽头。那么企业走到尽头,首先遇到的事情,我们法律上叫做企业解散。解散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做自愿解散,一种叫做强制解散。

所谓自愿解散,企业的股东会作出决议,企业不再开放下去。因此当一个企业负债累累,或者一个企业根本就没有前途的情况下,有一些公司的股东会理智地作出决议,解散公司。所以在2017年,有几十万家新创业的企业,在一年之内宣布倒闭。这个倒闭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在我眼里,所谓倒闭,就是企业走到尽头,股东会决定不再开设这个企业,把它解散掉。

第二种叫强制解散。那就是政府有关部门责令这个企业关闭,解散掉;还有一种股东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宣告企业解散;还有企业的债权人或企业本身到法院申请宣告这家企业破产。所以强制解散他的背后都是依据法律的强制力和政府部门的强制力。那么我今天重点跟你聊一聊的是自愿解散。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