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环评助企一件事”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据报道,今年以来,吴兴区聚焦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难、过程管理滞后、环保监管服务乱等问题,在省市指导下开发上线“浙里环评”应用,将项目环境准入、环评编制、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环境监管等纳入“环评助企一件事”,环评服务由“断点被动式”迭代为“连续主动式”,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降低环境准入门槛限制
“一图全览”准入要素。打通发改经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业务系统,归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备案等300余万条数据,形成环境准入全要素“地图”,集成展现全市环境准入资源要素底数,为环评服务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智能研判”项目准入。上线“环评建议提前知”模块,为企业以及招商部门等提供科学、便捷的环境准入研判服务,针对性推送环保手续办理要求和环保建议,有效解决部门信息不对接、项目准入误判等问题。
“全量掌握”保障要素。连通“浙江省生态环境资源配置在线”应用,精准掌握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指标供应量,提前分析供需情况,避免出现项目环评编制完毕后,在投运环节出现指标不足问题。
提升环境准入审批效能
简化准入审批手续。统筹“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多评合一”等改革政策,简化报告编制中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内容要求,并由审批制调整为承诺备案制,帮助企业节约环评报告编制成本和时间投入。如湖州市绿色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由审批承诺30日办结调整为备案1日内办结。
完善流程管理制度。上线“环评全过程管理”模块,对环评编制、修改、受理、审批等办理环节进行线上计时提醒,并即时向企业推送办理进展,同步配套责任部门积分考核制管理办法,有效提升办理效率。截止目前,环评报告书全过程办理平均时效由原来90天提速至27天。
提高中介服务质量。构建中介机构评价模型,归集展示全市81家环评中介机构信用情况、质效考核等信息,帮助企业自主择优选择中介服务。
创新环境准入监管体系
监测预警项目违法风险。依托“浙里环评”应用,智能比对项目备案拟开工时间与项目环评审批等时间点数据,实时监测可能存在的“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自动推送预警信息至企业,降低企业项目违法违规风险。
跟踪推进项目重要节点。上线“企业自巡查”模块,对企业排污许可证限期整改、到期延续、执行报告提交等工作进行清单式巡查,按时间节点提醒企业及时办理和反馈。截至目前,已对应办未办、应改未改事项发送预警提醒2089次。
精准评价企业环境信用。构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企业持证排污、行政处罚、日常监管等数据,对全区669家企业环境信用进行评价并赋色,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通过加强指导、执法监督等差异化手段进行精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