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cj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银行该给实体经济让利吗

银行该给实体经济让利吗

“我为什么要理解企业痛点,我们也是企业。”一位银行从业者,在私下闲聊时说道。这句话虽然带有几分戏谑,但也透露出小部分银行人的工作心态。

4月8日,最高检通报,中信银行原行长孙德顺涉嫌受贿被依法逮捕,通报的第一条写道:经查,孙德顺丧失理想信念,毫无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严重违背党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限制、压降制造业贷款。

“限制、压制制造业贷款”这一严重违纪违法的表述,在对高级干部的违纪违法通报中十分罕见。同时,在中纪委网站4月份发布的一篇《推动金融反腐持续深化》文章中也写道:从金融领域查处的腐败问题情况看,有的严重违背党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这些或已说明,金融反腐新动向已经指向,那些在支持实体经济上阳奉阴违、不作为、少作为、消极对抗的行为。这也提醒相关金融机构和个人,不要认为不偷不占就不会犯错误,在支持实体经济问题上,不作为少作为也是犯错。

限制、压制制造业贷款,作为违纪违法的理由,虽然新鲜,但并不冤枉。在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后,制造业在银行中取得的信贷支持仍然有限,以中信银行为例,截至2019年年底,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2576.75亿元,占比13.18%,份额低于房地产与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这说明在推动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这个问题上,需要更强硬的手段。

不仅中信银行,纵观国有五大行及上市股份行,对制造业的贷款在对公贷款中的比重大多在下降,与之对应的,银行财务报表显示,制造业不良贷款率在上升,这或许是银行压缩制造业贷款的主要原因,毕竟银行在实际业务操作中还是会以风险和盈利为主。但是,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疫情冲击下,实体经济遭遇巨大困难,中央出台了很多的扶持措施,将这些金融惠企措施不折不扣地传导到实体端,成为银行业当下大考。

央行曾表示,银行要发挥利润较多的优势,适当降低对短期利润增长的过高要求,向实体经济让利。2019年,银行业实现净利润19932亿元,整体拨备覆盖率为186.08%,可见,银行业盈利水平高且拨备充足,向实体经济一定程度上让利是可承受的。如果银企能互相支援,渡过难关,假以时日,实体经济又会为银行业带来更多利润,形成良性循环。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