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生产保持适度增长 制造业景气程度面临承压
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的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51%以上相对较高水平。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撰文分析,综合来看,7月份,生产保持适度增长,市场需求平稳扩张,出口未见明显下滑,企业成本压力趋于化解,经济韧性较好。
文韬表示,但也应注意到,PMI连续两个月环比回落,且都低于去年同期,21个行业中,12个行业环比下降,6个行业低于50%,显示当前制造业景气程度面临承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7月份PMI指数小幅下降,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经济平稳增长态势不变,但短期下行压力有所显现。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撰文分析,7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受近期强降雨台风高温频发的影响,加之国际贸易摩擦升温和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等,采购经理指数出现一些波动,但运行基本稳定,我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扩张势头。
分项来看,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有下降,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略有降低;新订单指数下降,新出口订单指数持平,反映市场需求水平总体略降;价格类指数下降,表明需求对供给拉动力度有所减弱。
文韬表示,市场需求增长稳定,7月份,虽然全国各地纷纷出现降雨、高温天气,部分沿海地区受到台风影响,对市场需求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冲击,但市场需求增长整体保持稳定,国内需求支撑作用较强。新订单指数为52.3%,较上月小幅下降0.9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仍处在扩张区间。
市场价格增速回落,7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都有明显回落。由于原材料价格前期上涨较多,加上淡季因素影响,本月原材料价格涨势明显减缓,带动了产成品出厂价格指数的相应回落。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4.3%,较上月回落3.4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50.5%,较上月回落2.8个百分点。
文韬分析,两个指数间的差距由上月的4.4个百分点降至本月的3.8个百分点,表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水平有所提高,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趋于缓解。
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7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小幅回升,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耗能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回调。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消费品行业仍高于制造业,高耗能行业低于制造业,反映出创新驱动产业增速较快。
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PMI回落0.4个百分点至52%,高技术产业PMI回落1.6个百分点至52.6%,分别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0.8和1.4个百分点,都处于较好水平。高耗能行业PMI回落0.6个百分点至49.5%,落至今年最低水平,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1.7个百分点。
消费品行业PMI上升0.6个百分点至52.4%,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1.2个百分点,表明当前消费升级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9%,与上月持平,略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9.3%,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PMI略有回落,其中小型企业连续三个月低于枯荣线,从侧面反映受到上游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其生产和经营环境压力仍较大。从结构上看,新订单指数高位回落,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均有所上升,预示市场需求偏弱,企业下期生产积极性可能会降低。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资金及用工紧张情况有所缓解。本月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为39.9%,连续4个月上升后本月有所回落。同时,反映劳动力成本高和劳动力供应不足的企业比重为38.7%和15.6%,分别比上月下降1.0和1.4个百分点。
文韬表示,目前国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同时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国际新市场,优化出口结构,为下半年的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开局。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更加积极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聚焦减税降费,支持小微企业,以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预期对制造业有良好促进作用。
刘哲表示,当前制造业PMI虽然仍处于景气区间,但国际贸易摩擦对于国内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因素,消费需求从5月开始也出现转弱迹象,建议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激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积极性,防止制造业PMI出现连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