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cj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海南正式加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朋友圈

海南正式加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朋友圈

随着中远海运“海南-东盟(新加坡)”班轮航线首航,海南省正式加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朋友圈,未来随着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政策逐步落地,海南或将成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支点。

12月29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海南启动暨中远海运“海南-东盟(新加坡)”班轮航线首航仪式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港务小铲滩码头举行。

这条航线打通了我国西部地区通过洋浦南行至新加坡的直航通道,同时也打通了我国沿海港口货物通过洋浦中转至东南亚的新通道。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路表示,洋浦至新加坡集装箱航线,必将为国际、国内航运企业开拓海南航运市场注入信心,为海南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海南省将加快提升港口基础设施能力、增开集装箱航线,有效提升集装箱港口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打造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前身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是在中国—新加坡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由中国西部省区市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打造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

2017年5月10日,“渝桂新”南向通道测试班列开行;8月,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省(市、区)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9月25日,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常态化班列开行。

自启动以来,货物从重庆铁路口岸出发,经广西钦州港,海运至新加坡等东盟各港口,进而连通国际海运网,运行时间比经东部地区出海节约15天左右,成为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此后,南向通道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青海、新疆先后加入共建。与此同时,南向通道海外货物集散中心也先后落户新加坡、越南和香港。

今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期间见证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其中就包括《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自此,“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NewInternationalLand-SeaTradeCorridor),其内涵更为丰富。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南半岛的大通道。该通道以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青海、新疆、陕西等中国西部相关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达新加坡等东盟主要国家,并进而辐射澳新、中东及欧洲等区域,向东连接东北亚、北美等区域,向北与重庆、兰州、新疆等地的中欧班列连接,是西部地区实现与东盟及其他国家区域联动和国际合作、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对外开放通道。

海南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锐介绍,海南的货物原来是先到上海,再走长江到达重庆,遇到枯水期的时候往往要60天,而现在通过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可以从洋浦到钦州,再从钦州走铁路到重庆,可以大大节约运距和时间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该通道已开通广西北部湾港至西部六省市的8条铁(路)海(路)联运班列,累计开行铁海联运班列超过840列,发运集装箱超过4万多标箱。其中,重庆—北部湾港班列累计开行359列,基本实现每周双向8到9列常态化开行;成都、昆明、贵阳、兰州、宜宾等—北部湾港共开行329列,成都和昆明班列达到每周5班。

据悉,未来中远海运集团将围绕钦州、洋浦完善和增加至东南亚、南亚的航线,开通新加坡中转至干线大船的路径,进而覆盖到澳新、欧地、非洲及波湾红海等航线。同时,构建覆盖东北亚、北美、中南美的服务网络,形成以钦州为门户港、以洋浦为国际枢纽港的新通道。

 

不过,目前洋浦港的货运体量还很小,其中小铲滩码头现有的集装箱运输能力仅65万TEU(标准箱),能否担得起国际枢纽港的定位?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隋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洋浦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也有足够大的腹地,只要做好通道建设,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货物在海南集结,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作为中国最南端的优良深水港,洋浦港调整后码头水深可达16米,全球最大的核心船队都可以挂靠,再加上自贸港政策逐步落地,如果能做到所有经海南中转离境的货物都可以在启运港退税,其优势将非常明显。”隋军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