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cj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北京西城法院多举措压缩商事纠纷审理时间 提升审理质效

北京西城法院多举措压缩商事纠纷审理时间 提升审理质效

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冲击。与停工停产相伴的,合同违约纠纷,民间借贷纠纷,股票质押、融资融券纠纷等商事纠纷呈短期增多态势。如何办理立案手续?商事案件审理周期有何变化?如何保证审理质量?能否进行强制执行?3月24日,北京西城法院“诉源治理直通车”普法活动第三期上,法官给出一一解答。

疫情给审判工作带来影响 所有商事案件均能在线立案

最高法公布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疫情开始至3月18日,全国各级法院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212万件;各级法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克服疫情影响,全力做好审判执行和矛盾化解工作,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89.8万件。

西城法院民三庭庭长赵莹表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审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西城法院已将符合在线庭审条件的案件全部通过“北京云法庭”开庭审理,最大程度避免人员聚集,保障审判执行工作有序进行。

赵莹介绍,目前所有商事案件均可以在线立案。具体途径包括:一是在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http://www.bjcourt.gov.cn)进行注册并登录。点击“网上立案”,根据提示录入信息,提交立案申请;二是通过“北京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要求进行身份验证,填写当事人身份信息、案件信息,提交电子诉讼材料,就完成了微信立案。法院收到立案申请后进行立案审查,并以短信方式告知立案审查结果。

赵莹表示,在立案阶段,西城法院设置了多元调解转速裁机制以及速裁转精审机制,确保简案快审,难案精审,将60%以上的商事纠纷解决在诉讼前端。

疫情期间,各级人民法院加速推进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纠纷化解能力。最高法院发布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方案和实施办法后,北京市高院强化统筹安排、上下联动、一体推开的原则,形成“1+6+1”改革模式,研究制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法》,确保“一套方案”统筹全局,并制定出台6个实施细则,通过“六个配套”细化落实改革。此外,还科学设计指标体系、推动整合现有平台,探索开发新型系统,推进“一套系统”提质增效。

赵莹介绍,西城法院根据改革文件精神和北京市高院“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制定了开展繁简分流工作试点办法。

“2月3日至3月20日间,我院共通过互联网组织开庭、谈话2200余次。”赵莹说,在线开庭、谈话占比率位列全市法院第四。

移动微法院最快实现24小时内完成线上调解全流程

疫情期间,为深化服务营商环境,西城法院在商事审判的各环节都推出了很多新举措。比如将民三庭指定为电子送达改革试点庭室,在商事案件中优先适用电子送达,明确电子送达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和生效标准,减轻企业诉讼负担,让企业的问题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在压缩商事案件审理时间,目前西城法院已从三方面入手,包括:提高庭审一次成功率,控制延期开庭的次数,压缩案件庭后审理环节周期等。

民三庭法官苏畅介绍,某商事案件通过使用移动微法院24小时内完成线上调解全流程。同时,鉴定阶段,也加强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开发了对外委托一体化平台,强化了对鉴定评估重要节点的监督。

对于执行难这一老问题,苏畅表示,疫情期间,法院加大在线查控财产力度,将银行理财产品、公积金账户信息、不动产信息等纳入查控系统,实现银行存款、不动产、股权等多种财产形式的在线查控。对需要变价的财产,原则上采取网拍方式,一般在参考价确定后十日内发布拍卖公告。同时,继续加大对拒执行为的惩处力度,用足用好法律规定的强制手段,做到限制消费措施应限尽限,限制出境措施应控尽控,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应纳尽纳,依法适用罚款、拘留措施,追究拒执罪公诉、自诉并行,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记者了解到,对于咨询诉讼、查询案件的诉求,可以通过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微信公众号,按照界面提示进行操作,选择需要办理的诉讼服务,也可以拨打12368热线,根据语音提示,直通西城法院,获取诉讼咨询、联系法官、案件查询、申诉信访等服务。数据显示,2019年11月4日至2020年3月19日期间,热线共接听来电11382个,生成工单11606条。

法官建议企业应加强沟通联络,加强取证意识

赵莹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商事纠纷呈现增长态势。

在防范风险方面,赵莹建议,一是加强沟通联络,争取协商解决争议,二是履约纠纷形成后,企业应加强证据收集意识,避免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后因举证不充分陷入被动局面。

赵莹表示,法院在案件审理方面,也将充分运用调解方式促成合同双方重新磋商,以达成合同目的为共识,尽量采取替代履行、协商部分解除合同等方式,减少因合同纠纷带来的经济损失,尽可能为中小微企业争取更长的付款时间,缓解生存压力。同时,加强证据审查力度,准确认定违约责任以及是否构成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加强类案研讨,统一同类案件裁判尺度。

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首批十个全国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民商事典型案例。第一批发布的十个典型案例,涵盖了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因疫情停产导致的买卖合同违约、金融借款逾期等纠纷类型,办案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强化司法服务,综合运用实地走访、协调各方、在线调解等方式,依法及时化解合同纠纷和企业债务纠纷,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据了解,下一步最高法还将及时分批次发布更多典型案例。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