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cj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见微知著:从企业视角体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见微知著:从企业视角体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在2020年接近尾声之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如期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在总结2020年全年经济工作,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式的基础上,对2021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在学习和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讲话的基础上,我们尝试自下而上,从企业和市场的角度对会议精神进行如下解读:

首先,会议强调,2021年的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效。对企业而言,宽松的经济政策意味着更低的融资成本,宽松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更多的政府需求;经济政策的紧缩对企业未必无法接受,适当紧缩的政策可以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冲动,更好的聚焦主营业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对而言,经济政策松紧变化的节奏对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经济政策调整节奏过快、过猛容易干扰企业预期,使企业策略与政策失协。例如:当经济下滑时,企业会缩减投资规模,做好“过冬”准备。为避免经济过冷,国家一般会出台较为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但如果政策过于宽松,政府采购的大幅增加使企业市场机会陡增,融资成本和难度骤减又极大刺激了企业投资冲动。在过度宽松的政策刺激下,实体经济下滑可能会很快“逆转”,甚至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此时,为避免经济过热,政府往往会“急踩刹车”,使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过快退出。但对企业而言,前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刚刚完成,收益却无法立竿见影,后期的融资成本和难度却陡然上升;更为严重的是,政府采购锐减使其市场机会瞬间化为泡影,产能还未建成就已过剩。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自身决策与政策不协调造成的潜在损失可能为其带来生死存亡的挑战。尤其是政策变化过快、过猛会干扰和打乱企业的经营规划和安排。为了规避自身策略与政策错配造成的潜在损失,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企业可能不得不采取比较保守的策略。对于国家而言,企业群体性的投资失误会导致国家的福利损失,群体性的投资保守则会导致国家的投资不足。因此,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有助于提高企业对政策变动的可预期性,于国家而言,则有助于减少国家福利损失,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会议指出,“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同时“要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40多年里,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先后体现为上世纪80-90年代的劳动力,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的资本,以及2010年以后的科技创新。具体到产业端,我国各个工业部门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大面积落后,发展到当前的个别关键部门,如芯片、计算机、医疗等仍有较大差距。这样的发展局面为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集中精力办大事提供了可能。根据会议精神:其一,过去,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在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未来,我们应该一方面加大基础科学投入,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市场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改变过去研究与实践脱节的局面。其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解决企业研发过程中的担忧,使企业敢于进行研发投入;同时,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的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使企业乐于进行研发投入。其三,通过优化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持续不断改善地方营商环境,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会议提出,“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对于企业而言,产品品质、技术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公司治理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自古以来,中国不缺乏优秀的企业家,但能够经年传承的企业寥寥无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的兴衰往往系于企业家一身,而缺少制度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1993年《公司法》的颁布,企业发展逐步走上正规。但由于发展历程仍然较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问题,即使中国企业中最优秀的部分——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也远谈不上完善。优秀的公司治理可能无法保证公司在每次重大投资、经营决策中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但往往能够更好的在企业内部进行权力制衡,从而规范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减少违规、规避风险,降低内、外部摩擦成本,保障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公司治理还包括外部治理。具体又体现在债权和股权两个层面。债权层面即通过银行、信托等金融间接融资机构的贷前审核、贷后监管,将金融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进而促使“问题”企业见贤思齐,进而达到改善企业整体治理水平、经营效率的目的。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监管、对贷款资金进行底层穿透,有助于促使银行等间接融资主体加强对贷款企业的甄别和管理,一方面保障了资金安全、抑制了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股权层面即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功能规范企业行为。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PE)、二级市场等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尤其是对于二级市场,进一步优化上市、退市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和工具,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持续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都能够更好的提高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提升对企业的监督、治理效应,进而有助于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和公司治理的完善。(孟庆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