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每个集群500万,实现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即“推星助月”

每个集群500万,实现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即“推星助月”

8月11日,南海区召开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简称“数智化”)转型发展工作现场会,会上举行了南海区七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合作发起仪式。

现场发布南海区落实《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行动方案(2021—2023年)及配套政策思路(下称“行动方案”),提出未来三年投入超60亿元,重点在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集群中实现“推星助月”。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业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的路径,也是推动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南海丹灶五金产业集群、大沥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九江镇家具产业集群等已开展转型前期工作。展望未来,南海将会涌现更多的转型“军团”。

平台纷纷涌入满足集群转型需求

众所周知,南海是全市乃至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有色金属、五金、汽车零部件、纺织、模具、家具等众多优势产业优势突出。例如,西樵镇的纺织产业在国内行业市场占有率超过20%,全镇共有纺织企业11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从业人员约6万人;里水模具企业共计200余家,年产值约为30多亿元。

但从发展来说,南海产业集群多而分散,重点产业集聚度不高,全区有12个2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实现产值5227亿元。而顺德和昆山2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则分别只有6个和7个,但分别实现产值7196亿元和7674.8亿元。与它们相比,南海的重点产业集聚度并不高。

“南海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重心在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虽然不好做,但确实更有必要、更有效果、更有示范意义。”南海区副区长盘石表示。

事实上,近几年南海抢抓数字经济机遇,积极建设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引进大批平台企业及服务供应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

8月8日,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项目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动工。该项目总规划占地340亩,其中,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也将在此启动建设。

作为腾讯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的唯一工业互联网基地,该基地聚焦佛山装备制造业和泛家居板块,致力帮助本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标杆项目和产业集群。

此外,南海还成功与阿里云、华为、京东云、百度、徐工汉云、奇安信、富士康工业富联等互联网龙头企业以及知名工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

大会现场举行了四大通信运营商与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合作签约仪式。“我们与南海的合作主要针对一些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企业,对这些企业原来的网络进行5G定制化的改造。未来三年,中国电信将会在佛山投入超过10亿元,用于加强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方面的服务能力。”中国电信佛山南海区分公司总经理沈秀杰说。

组建转型联合体输出通用解决方案

“目前,天朋温控通过数字化转型,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交付准时率提升10%以上,产能效率提升17%,库存下降50%,制造周期大大缩短,客户满意度大大提升。”大会上,佛山市天朋温控器有限公司(下称“天朋温控”)生产总监张义亮进行了数字化转型案例分享。

作为南海区全国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天朋温控生产的突跳式温控器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其所在的南海丹灶共有4000多家五金企业,涵盖传统日用五金、专业部件、五金机电等多个领域,达3万多个品种,年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75%以上。然而,随着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丹灶五金产业面临着传统产业优势不再、新兴产业创新乏力的发展痛点,急需转型升级。

广东新瑞智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强介绍,丹灶五金产业集群是以五金为依托、向多行业延伸,大部分小企业都会面临竞争成本压力和客户满意度的要求。通过产业联合体内部数字化运营、产业供应链协同、共享制造平台建设三个步骤展开,可以解决传统五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此,丹灶五金产业集群由广东新瑞智安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多个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汇聚和优选在战略定位、研发设计等领域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国内优秀工业互联网产品与服务机构,组成了五金产业数字化转型联合体,并制定了五金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方案。

去年9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南海丹灶镇组织开展五金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方案论证会。最终,来自行业协会、行业平台及产业互联网联盟等7位专家全票表决通过方案论证。两个月之后,丹灶五金产业集群成为广东省9个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之一。

崔强表示,自五金产业集群转型工作启动以来,数字化转型和供应链协同项目正在有序展开,像天朋温控器、金丽声展示设备、路霸克机电、金钜伦五金文具、鸿钢智能装备、永锢五金、凯美欣电器等数十家优秀的五金企业加入产业集群,共同推动和参与集群的建设。

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鼓励中小微企业“抱团取暖”,支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牵头组建联合体,输出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通用解决方案,推动中小微企业抱团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集群整体数字化转型升级。

树立企业标杆带动产业链“上云用云”

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需要龙头企业发挥“头雁效应”,带动产业链中小微企业“上云用云”形成高效协同的高水平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在此方面,南海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早已开始探索。

作为佛山泛家居行业佼佼者,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下称“维尚家具”)在2018年就加入了佛山泛家居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体系,其依托于佛山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搭建,可实现企业内部、企业间生产要素信息的互联互通,支持企业开展产品追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等创新应用。

如今,通过数字化改造,维尚家具实现生产关键设备数据实时采集与互联,并将海量设备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达到动态智能管理目的;实现设备运行率达到99.82%;设备故障率下降至0.18%;设备有效利用率达到85%。

同样,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让数据“上云”“上网”,行列机的转产时间从1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人工从十几人缩减至5人,产品不良率降低一半。在这些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降本提质增效,进而走向数字化转型道路。

2020年,南海共推动超过16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了超过200项应用服务。12家企业入选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21家企业入选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工业企业应用机器人共1052台。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5.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4.5%。

“推动一个集群转得好,就能带动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愿转、敢转、能转。”盘石表示,接下来,南海将重点支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认定区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每个集群500万,给予牵头及参与企业奖补。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