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青岛华通:出清130多家“僵尸”企业,释放资本运作新活力

青岛华通:出清130多家“僵尸”企业,释放资本运作新活力

据报道,日前,青岛华通集团投资的泰德股份成功在北交所上市,成为2022年青岛首家境内上市公司。去年以来,青岛华通集团在资本市场战绩颇丰,旗下青岛食品登陆深交所主板,参投的丰光精密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之一。

在资本市场开始大踏步前进的华通集团正以全新姿态开启资本运作的新时代。“这一点放在几年前我们还很难做到,经过几年的‘瘦身健体’,华通集团现在有这样的底气了。”青岛华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郭进说。

成立于2008年的青岛华通集团曾先后接收市机械总公司、益青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市二轻总公司、市集体企业联社、市纺织总公司等企业,这些老国企身上既承载着青岛纺织、机械等工业的辉煌印记,也交织着“僵尸”企业留存、股权低效、资产闲置等“疑难杂症”。

2020年梳理青岛“僵尸”企业名单,华通集团盘点出130余家“僵尸”企业。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让华通集团“步履蹒跚”,亟待“瘦身健体”。

“僵尸”企业出清首当其冲,低效股权退出紧随其后,存量资源盘活有条不紊。已完成130余家“僵尸”企业出清工作的华通集团“轻装上阵”,将不断提升国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释放资本运作新活力。

出清130多家“僵尸”企业

直到现在,青岛华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部的墙上还贴着2020年“僵尸”企业处置时的“作战图”。参与出清工作的运营部部长荆海光将这张图称为“一公里图”,上面清晰记录着华通集团如何一家一家出清低效企业。

2020年,荆海光参与梳理华通集团旗下低效企业和股权,他和同事发现当年华通集团划转接收的一些老国企股权结构复杂、历史欠账久远,一家纺织企业的股权层级达到了七八层,旗下单是全资子公司就达到了70多家。

一家接一家梳理,当他们顺着层层股权往下数到第三层的时候,发现当时的华通集团已经囊括了数百家企业,其中130多家是名存实亡的“僵尸”企业。

出清这些低效企业之前,首先要解决它们背后盘根错节的债权债务关系、诉讼法律关系和职工安置问题。一些企业的债权在几十年的沉淀中已经流转了十几次,一些企业的工商登记、财务档案和公章早已“消失”不见,也有企业单涉诉案件就达上百起。

“包揽”着这些老国企的华通集团需要一次彻底的“瘦身健体”。“解决老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企业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荆海光说,一些名存实亡的市场主体已经没有经营活动和收入,但还在占据一系列社会资源。这些企业经常遇到债权人上门讨债、企业职工申请赔偿等各式各样的问题,一场低效企业的出清“狙击战”势在必行。

分门别类、压茬推进。华通集团采用股权转让、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吸收合并等手段开始出清低效企业。

资不抵债的老企业只能通过法定程序破产清算,一些存在品牌价值和资产价值的老企业实施了挂牌转让,一些资金链断裂但还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则实施了破产重整。

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清理,华通集团目前已基本完成旗下130多家“僵尸企业”的出清工作,安置职工800余人。

华通集团完成了“历史欠债”的盘整,开始“轻装上阵”。

盘活背后的沉淀资源

出清工作不是一“出”了之,更需要将沉淀在低效企业背后的产业根基和厂房资源盘活,让存量资源变成增量资源。这些老国企遗留的资产开始摆脱“束缚”,在新的发展语境下发挥作用。

不久前,青岛华通智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承接的商用运载火箭用高可靠性地面电源样机研制完成并交付。事实上,这家企业刚刚成立一年多,之所以有这样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就是依托划转老国企的产业根基和技术资源。

2020年12月,华通集团成立了青岛华通智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青岛整流器制造有限公司、青岛青整电子设备有限公司、青岛青微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华威通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几家老国企股权划转至华通智创电子,实现了深度整合。

华通智创电子将它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源进行了梳理重整,组建了研发中心,成立了特种电源、模块电源、铁路电气、工程技术、通用电源、工业智能控制六个研发室。另外在营销、制造、采购、财务、薪酬体系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实现了高度协同,重新焕发了老企业的活力。

土地和厂房资源也得以盘活。青岛纺织万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市北区的厂房焕然一新,这里已经从破败的老厂房“变身”为市北区海丽雅应急安全教育培训中心。青岛海丽雅依托这家老厂房打造了以情景模拟、实操实训、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应急体验场馆,市民可以来这里体验高层火灾、地铁事故发生后的逃生场景。

“我们通过与青岛海丽雅沟通发现,他们急需这样一处厂房来打造培训中心,想要收购这处厂房资源。”荆海光说,但是当时的青岛纺织万象负债过高,仅有的厂房资源资不抵债,为了促成这处老厂房的盘活,他和团队成员决定导入破产重整程序,重整了这处老厂房背后牵涉的债权问题,青岛海丽雅最终顺利完成购买。

完成出清工作后,华通集团共完成了19处老厂房资源的资产确权工作。随着城市版图扩张,这些老旧厂房如今都位于城市核心,区位优势显著,但是在债权债务等历史问题的“牵绊”下经年沉淀,无法发挥资源要素作用。在华通集团的资源整合下,这些老厂房也已经开启“更新”之路,成为城市存量提质、产业升级的新载体。

原海珊制衣厂沉寂多年的厂房、食堂、仓库被改造成办公室、咖啡厅和便利店,“变身”成为健康产业园,目前正在开展招商。长年闲置的哈尔滨路46号原东方衬衫厂也完成了改造,以“东方文创园”的新面貌正式开园纳客。

全新的产业生态在这些老厂房中“扎根生长”,青岛人耳熟能详的老企业就此以另一种方式重新融入城市发展轨迹。

驶入资本运作新车道

一个保留青岛工业存量根基,并在存量基础上不断做增量加法的华通集团正在崛起。2020年,青岛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华通集团成为四家试点企业之一,“轻装上阵”的华通集团充分发挥国资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驶入资本运作的新车道。

去年,华通集团自主培育的青岛食品在深交所上市,标志着华通集团推进企业上市取得历史性突破。刚刚上市的泰德股份也在华通集团的支持下顺利走向资本市场。

这两家老国企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改制,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也给企业上市带来了困难。华通集团帮助两家企业按照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要求进行各项规范,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终完成上市。

华通集团还将通过资本运作培植更多本土中小企业上市。近年来,华通集团以“先进制造业股权投资、资本运营及产融服务、工业园区开发运营”为主业,由旗下全资子公司青岛华通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通创投”)作为专业化基金管理机构,承担基金投融资及股权投资职能。

2020年起,华通创投广泛联合国内创投风投行业头部机构、产业资本、青岛区域国有投资平台,主导设立了涵盖智慧科技产业基金、高端制造产业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基金生态体系。2021年,华通创投构建起华通集团“母子基金群”,将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投资目标和重点。

截至目前,华通创投旗下基金规模突破100亿元,基金集群效应凸显,投融资链条进一步健全,资本赋能实体经济功能逐渐深化。

华通创投旗下基金所投资企业上市梯队已初具规模。今年3月,华通创投参与投资的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赴科创板上市公告,参投的“隐形冠军”企业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海华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也深受资本青睐。

低效企业出清,沉淀资源盘活,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华通集团正在逐步释放投资新势能。

姓 名:
邮箱
留 言: